发布日期:2024-12-22 01:24 点击次数:174
1994年,普利策新闻奖(美国新闻界最高奖)对外公布了14个奖项的获奖名单,但其中一位获奖者并没有为此感到高兴,而是在颁奖后的第3个月选择了自杀。
上面这张照片就是他的作品,画面上一个骨瘦如柴的黑人小女孩半趴在地上,似乎已经奄奄一息,而在他的背后是一只虎视眈眈的秃鹰,很显然它在等小孩死去,好饱餐一顿。或许很多人看到这张照片的第一眼,脑中都有这样的疑问:拍摄者是谁?小孩还活着吗?拍照的人为什么不去救孩子?
他叫凯文·卡特,父母是英国移民,儿时的他长期生活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郊区,在那里有着严格的种族制度,黑人受到歧视已然是一种常态,凯文虽然年幼,但他对这种制度十分不满。17岁时,他参军加入了南非国防军,本以为可以大展拳脚,但他发现军营里的歧视现象更为严重。有一次,一个黑人士兵受到欺凌,凯文上前制止,结果从那以后,他也成了其他白人士兵的攻击对象。
1983年在一次军事任务中,凯文被炸伤,也至此结束了军旅生涯。退役后,他开始在一家相机店工作,并逐渐对新闻行业产生兴趣。很快,在他的不懈努力下,他终于当上了一名记者。在他工作的前几年,他一直奔波于南非的各个偏僻小镇,看到了很多黑人依然在遭受歧视、私刑。80年代中期,凯文就曾报道了一种叫“火项链”(将燃烧的轮胎套在犯人身上)的私刑,得到外界的广泛关注。
1993年,常年战乱的苏丹又发生大饥荒,尽管联合国已经开始人道主义救助,但依然是杯水车薪。为了得到更多国家的关注,联合国希望由凯文和席尔瓦两人去报道这一事件。
这一天,他们乘坐直升机来到苏丹的一座小村庄,准备进行拍摄。此时当地人正排着队准备领取救灾物资,凯文、席尔瓦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作。但就在拍摄过程中,凯文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一幕: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小女孩正在艰难地爬向食物救济中心,而不远处就是一处硕大的秃鹰。凯文随即调整位置,拍下了这张震惊世人的照片。
1993年3月26日,美国最具权威的报刊《纽约时报》首次刊登了这张照片——名为《饥饿的苏丹》。
很快,数以万计的人给《纽约时报》打电话,询问女孩最终有没有获救。当然,批判声也接踵而来,无数人质问凯文为什么不是先救孩子,而是先拍照。在一些国家,这张照片甚至成了新闻界的反面教材。
而事实的真相又是如何呢?
其实,在一开始凯文就处于冲突的痛苦之中。在抓拍完照片后,他就赶走了秃鹰,那个小女孩也缓缓抬起头,继续艰难地爬向了救济中心。此时的凯文内心充满了愧疚,他坐在一棵树下大哭起来,他曾不止一次告诉朋友:当我把镜头对准她(女孩)时,我很难受,但我又不得不继续我的工作,如果我不能正常工作,那我来这里的意义又是什么?
当然,除了赶走秃鹰,凯文发现小女孩的手上还有联合国救援组织发放的白色手环,这说明一定会有人来帮助她。然而,支持凯文的人少之又少,更多的人开始对他口诛笔伐。
2011年,照片里小女孩的父亲终于被媒体找到,父亲表示,孩子叫孔·尼翁,其实是个男孩,那段时间的确得到了救济中心的救助,不过2007年时,孔·尼翁因为一场高烧不幸离开了人世。
此时人们才恍然大悟,原来是错怪了凯文。但很可惜,凯文已经听不到人们的致歉声。1994年7月27日深夜,凯文用一节软管,一头接在汽车排气管,一头塞进车内,发动汽车……就这样,内心备受煎熬的凯文选择了自杀,这一年他才33岁。
事后赶来的警察发现了他留在车内的遗书,只有一句话:对不起大家,生活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欢乐的程度。
人言可畏,恐怕不过如此。
凯文席尔瓦秃鹰联合国孔·尼翁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Powered by 足球大小球规则讲解视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